人民日报︱大奖、智库、扶青计划,落沪四年顶科愿景逐一实现
这几日,登上上海滴水湖的南岛,金桂香气扑面而来。“金桂”谐音“金贵”,或寓意着贵宾盈门——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贵宾,跨越全球23个国家、100多个城市和14个时区,云聚这个科学专属的空间。
疫情阴霾虽未散去,但“最强大脑”的聚首,让人们看到走出阴霾的曙光。他们分享最新学术成果、寻求适应新形势的科研协作机制、探讨人类共同命题的解决方案。公众或许看不懂天书般的科学术语,却听到了科学开放、协作、传承的热切呼声。疫情、气候变化、粮食短缺、能源危机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……危机迫在眉睫,科学家们零时差一起烧脑寻找答案,分享奇思妙想和智慧结晶,这正是科学界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——无国界、无障碍、无歧视的开放科学精神与理念。
与会嘉宾在论坛开幕式现场的顶尖科学家照片墙前合影留念
图 | 黄晓慧
本届论坛设立了一个科学大奖、发布了多份智库报告及一份持续实施的扶持青年成长计划。不久前,论坛永久会址也传来钢结构封顶的好消息,位于临港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也已开工。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,论坛创办之初许下的美好愿景与浪漫遐思,如今一一兑现。
01一群心系人类命运的科学人
“我们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推进基础科学?不为金钱,也不为荣誉,就为了一个宗旨,想要为人先的愿景。”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、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·莱维特在开幕式上一段“科学为了什么”的开场白,令人动容。
迈克尔·莱维特在开幕式上演讲
在主题演讲PPT中,迈克尔·莱维特晒出对新冠疫情走向的研究。他一天天数着世界被这场磨人的疫情阻断的日子,在过去的620天里,这位74岁、留着爱因斯坦标志性发型的生物物理学家,把全球每天感染病例数据汇总计算,绘制出了全球病例数增长函数表,以便精准判断疫情的发展变化趋势,供政府决策参考。
这样的场景让人们看到,一群心系人类命运的科学人,始终带着科学滤镜看待挑战,给出科学解决方案。
迈克尔·莱维特代表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布的“开放科学倡议”,道出科学家心声:“科学有能力解决世界面临的许多紧迫问题——通过全世界的努力,我们在极短时间内就分析出了疫情病因、找到了控制方法并开发出了疫苗,开放的精神在防止疫情蔓延的竞赛中表现得最为明显。我们共同认为通过科学交流,可以为全球的科学社区建立信任,来推动全球科学家的交流和合作,我们号召全球各地不同背景、不同社区的科学家、科研工作者们大家一起来加入起来,参与到开放科学中来为未来做出我们的贡献。”
“应对事关全人类命运的共同挑战,需要全球科技界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,经济社会的发展,需要我们提供系统性、高质量的研究方案,有效回应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切。”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、跨界协同趋势、绿色低碳实践三个切入点,阐述了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机遇、挑战和使命,呼吁全球科技界以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有效行动,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论坛开幕式上宣布创设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
本届最令人瞩目的举动之一,莫过于顶科协大奖的设立——面向全球科学家,不限国籍、不限年龄,并邀请世界顶尖科学家担任评审。大奖捐赠方、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,16年来,红杉中国的发展受益于基础科研进步带来的产业机会。对科技创新和科学精神的笃信,让红杉中国决定做出这笔对人类科技的永久性公益“投资”。沈南鹏说:“这是奖项,更是方向。我们评比的是奖项,更应该是人类科技未来的方向。这是果实,更是种子。大奖无疑是对过去成果的奖励,是科学家长期钻研的果实;大奖更是对未来种子的培育,是科学家对人类科技的远见。”
02
打开科学之门,构建开放创新生态
本届论坛首次设置了年度主题“开放科学:构建开放创新生态”,从开幕式到各场活动,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,异口同声呼吁科学的开放与合作:没有面向全球的开放、没有国际协作,就无法通达科学新发现的彼岸。
与会顶尖科学家跨越时区的隔空交流
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·霍普克罗夫特说,科学之门的打开,才让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关键作用。黑板、印刷术的发明,让科学得以大范围传播,教育发生质与量的飞跃。
首次参加论坛的2019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得主迈克尔·谢帕德发出灵魂之问:“我们需要思考的是,为什么我们不能更加开放?开放水平不高的障碍在哪里?”
迈克尔·莱维特的研究成果,也离不开多领域基础科学的突破与合作,包括生物物理与化学的跨界,也借助于计算机算力的增强,实现了蛋白质折叠的首次计算机模拟。“重大基础性发现需要开放的基础研究,”这是他的真切感受。
在这些科学大家眼里,科学的开放不应是落后者向先进者的热忱邀约或单向企求,而是共享、包容、合作的双向互动。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、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·科恩伯格说,开放有两层涵义:一是开放已拥有的成果,包括想法,让思想的碰撞催生火花;二是制造足够的包容性,让更多人、特别是青年科学家获得机会,登上舞台。
“‘开放获取’将在未来改变世界,并对科学产生指数级影响。”罗杰·科恩伯格透露,不久后,《自然》杂志的年度巨制、50卷“年度评论汇编”将全面登陆互联网,加入“开放获取”平台,在线免费查阅。
疫情让国际合作变得困难,科学家正想方设法打破阻隔,创新合作路径。中科院院士、2016年基础物理科学突破奖得主王贻芳主导的中微子实验,设备来自意大利、俄罗斯、法国、德国、智利等多个国家,外方人员因疫情无法来华安装。“为保证研究顺利进行,国外合作方尝试通过视频远程指导中方人员安装。还不知道这种方式行不行得通,但无论如何,我们正在尝试。”王贻芳说。
他认为,粒子物理学的发展,就得益于该领域几十年来坚持的非常健康、非常成功的国际合作。从大约60年前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起,从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起,就发明了这种合作方式,很多程序以及很多方法也被其他领域采用。国际合作已遍布各学科领域。比如自由电子激光器、生物固碳设备等面向全世界科学家的大型科学设施设备,分属许多国家,必须依靠国际合作才能联合。“虽然面临困难,但我相信,国际合作的趋势无法改变。”王贻芳说。
03让得奖者培养更多的得奖者
10月30日晚,在一场长达135分钟的课堂里,聪明的大脑袋和小脑袋,关于科学有聊不完的话题。授课老师、上课学生、授课内容、授课方式、课堂地点都很另类——学生是从全国各地几千名报名者海选而来的幸运儿,授课的5位教授中有2位诺奖得主、1位顶尖科学家、2位国内双一流大学教授。这样的神仙组合,让拥有科学梦想的小小少年,品尝到含金量十足的科学第一课。
科学T大会·科学第一课是每届顶科论坛最令公众期待的环节。
今年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与中国科协合作首次线上海选,全国中学生都可以通过向顶尖科学家提问的形式参与。两个月里,6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(含港澳台地区)及海外的适龄学生参与活动。河北隆尧一中苗艺、云南滇池中学陆星辰等同学提出的问题,被兰迪·谢克曼、哈维·阿尔特等诺贝尔奖科学家选中,通过视频方式做出回答。
还有部分学生,获得与诺奖得主连线互动的机会。河南省确山县第一高中的皮天佑在教室连线,身后围了一圈同学,校长也加入“围观”。参加论坛的“小科学家”,破纪录地超过120人,包括来自香港特区、台湾地区以及海外;一些中西部地区,首次有学生参会。
顶尖科学家们有这样的共识: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不是聪明,而是要“好奇、喜欢和坚持”。而这些特质,恰恰主要是在成年之前养成的。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将科学思维、科学态度、科学方法传授给小小少年。
迈克尔·莱维特说, 科学家往往年纪大时才获诺奖,但是诺奖认可的往往是科学家年轻时的研究成果。诺贝尔奖得主不但被前辈培养,更往往在机构里集群出现。
他讲述了一段科学史佳话。英国生物学家马克斯·佩鲁茨,首次使用X射线衍射法进行结构生物学研究,他的一位博士学生弗朗西斯·克里克,使用这种方法解析了DNA双螺旋结构,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佩鲁茨完全可以在克里克的论文上署名,但他并没有抢年轻科学家的功劳,更树立了LMB实验室的学风。迄今,LMB走出28位诺贝尔奖得主。“这个实验室做对了什么?值得我们思考。”莱维特说。
“扶持青年成长”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和论坛的三大使命之一,也是科学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础。卡尔·威曼、约翰·霍普克罗夫、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·谢赫特曼、特等顶尖科学家,均将科学教育放在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,甚至全职投入未来科学家的培养。
从2018年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到今年的第四届,从青年论坛到科学T大会,从上海到面向全国乃至海内外,从最初的13人到如今影响数千万甚至上亿学生……“扶持青年成长”的使命不变,顶尖科学家与小科学家同台交流的场景将一直持续下去。正如罗杰·科恩伯格所言,“上海目前的条件是顶级的,能够很好地去实现顶科事业的使命”。
1.全球“最强大脑”盛会在沪成功举办!李强龚正与顶尖科学家共论科技开放合作2.新冠防治最新进展:新抗体很有效!第三针很重要!3.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医院院长论坛举行,20余位中外顶尖医院院长共话医院的机遇与挑战